宝石学中,宝石硬度的测量标准称为莫氏硬度,该刻度为矿物分配的值介于 1(最软)和 10(最硬)之间。
这个比例尺是由德国矿物学家弗雷德里克·莫氏(Frederick Mohs)于1822年设计的。它根据耐刮擦性来定义硬度排名,其中较硬的矿物会划伤较软的矿物,但反之亦然。
硬度等级为 1-2 的宝石被认为是软的,而硬度在 3-5 范围内的宝石则被认为是中等硬度的。超过 6 的宝石被认为是坚硬的,因此适合用作珠宝。
莫氏硬度小于 7 的宝石的抛光可能会被普通粉尘损坏,普通粉尘含有微小的石英颗粒(硬度 7)。因此,较软的宝石需要仔细佩戴和储存,并时不时地重新抛光以保持其光泽。
莫氏硬度标度
1812年,矿物学家弗里德里希·莫氏(Friedrich Mohs,1773-1839)建立了十种常见矿物的参考量表,按硬度增加的顺序排名。这个刻度,如下所示,称为莫氏硬度标度。
10 | 钻石 |
9 | 刚玉(红宝石和蓝宝石)) |
8 | 黄玉 |
7 | 石英[例如:它划伤窗户玻璃] |
6 | 长石 [示例:钢锉刀会划伤它] |
5 | 磷灰石 |
4 | 萤石 [示例:刀会划伤它] |
3 | 方解石 [示例:铜币会划伤它] |
2 | 石膏 |
1 | 滑石 [示例:指甲会划伤它] |
莫氏硬度表于1822年推出,起源于弗里德里希·莫氏(Friedrich Mohs)选择十种矿物,并根据一种矿物被另一种矿物划伤的相对容易程度或难度为它们分配编号。他的研究产生了今天仍在使用的量表。
下面这张图示图表显示了 155 种天然宝石品种的硬度等级。它是网上最完整、最准确的宝石硬度表,包括许多稀有品种。
![]() |
钻石 | 10 |
![]() |
红宝石 | 9 |
![]() |
星光红宝石 | 9 |
![]() |
蓝宝石 | 9 |
![]() |
星光蓝宝石 | 9 |
![]() |
紫翠玉 | 8.5 |
![]() |
亚历山大变石猫眼 | 8.5 |
![]() |
金绿玉 | 8.5 |
![]() |
金绿玉猫眼 | 8.5 |
![]() |
金绿玉钒 | 8.5 |
![]() |
塔菲石 | 8-8.5 |
![]() |
尖晶石 | 8 |
![]() |
黄玉 | 8 |
![]() |
帝王托帕石 | 8 |
![]() |
佩佐泰石 | 8 |
![]() |
绿宝石 | 7.5-8 |
![]() |
顽火辉石 | 7.5-8 |
![]() |
海蓝宝石 | 7.5-8 |
![]() |
摩根石 | 7.5-8 |
![]() |
戈舍尼特绿柱石 | 7.5-8 |
![]() |
金绿柱石 | 7.5-8 |
![]() |
潘尼特 | 7.5-8 |
![]() |
菲那石 | 7.5-8 |
![]() |
红绿柱石(比克斯比特) | 7.5-8 |
![]() |
红柱石 | 7.5 |
![]() |
Euclase | 7.5 |
![]() |
大菱锰矿 | 7.5 |
![]() |
汉伯格石 | 7.5 |
![]() |
杜莫铁矿 | 7-8.5 |
![]() |
阿尔曼丁石榴石 | 7-7.5 |
![]() |
丹布利特 | 7-7.5 |
![]() |
堇青 | 7-7.5 |
![]() |
镁铝榴石柘榴石 | 7-7.5 |
![]() |
锰铝榴石柘榴石 | 7-7.5 |
![]() |
红榴石柘榴石 | 7-7.5 |
![]() |
变色石榴石 | 7-7.5 |
![]() |
铬碧玺 | 7-7.5 |
![]() |
马拉亚石榴石 | 7-7.5 |
![]() |
帕拉伊巴碧玺 | 7-7.5 |
![]() |
碧玺碧玺 | 7-7.5 |
![]() |
电气石 | 7-7.5 |
![]() |
乌瓦罗维特柘榴石 | 7-7.5 |
![]() |
紫水晶 | 7 |
![]() |
砂金石 | 7 |
![]() |
紫黄晶 | 7 |
![]() |
黄水晶 | 7 |
![]() |
宝石二氧化硅 | 7 |
![]() |
科纳鲁平 | 7 |
![]() |
水晶岩 | 7 |
![]() |
蔷薇 | 7 |
![]() |
烟晶 | 7 |
![]() |
耶列梅耶维特 | 6.5-7.5 |
![]() |
硅线石 | 6.5-7.5 |
![]() |
锆石 | 6.5-7.5 |
![]() |
瑙 | 6.5-7 |
![]() |
阿克尼特 | 6.5-7 |
![]() |
血石 | 6.5-7 |
![]() |
红玛瑙 | 6.5-7 |
![]() |
玉髓 | 6.5-7 |
![]() |
铬玉髓 | 6.5-7 |
![]() |
绿玉髓 | 6.5-7 |
![]() |
浓绿榴石柘榴石 | 6.5-7 |
![]() |
散孢子 | 6.5-7 |
![]() |
粗质石榴石 | 6.5-7 |
![]() |
海森石柘榴石 | 6.5-7 |
![]() |
隐性石 | 6.5-7 |
![]() |
翡翠翡翠 | 6.5-7 |
![]() |
碧玉 | 6.5-7 |
![]() |
马里石榴石 | 6.5-7 |
![]() |
紫锂辉石 | 6.5-7 |
![]() |
亮氨酸石榴石 | 6.5-7 |
![]() |
缟玛瑙 | 6.5-7 |
![]() |
橄榄石 | 6.5-7 |
![]() |
Serendibite | 6.5-7 |
![]() |
辛哈利特 | 6.5-7 |
![]() |
锂辉石 | 6.5-7 |
![]() |
坦桑石 | 6.5-7 |
![]() |
沙弗莱石柘榴石 | 6.5-7 |
![]() |
Idocrase (Vesuvianite) | 6.5 |
![]() |
锡石 | 6-7 |
![]() |
绿帘石 | 6-7 |
![]() |
哄哆 | 6-7 |
![]() |
乌纳基特 | 6-7 |
![]() |
天河石 | 6-6.5 |
![]() |
安山茶碱 | 6-6.5 |
![]() |
寡核苷酸酶 | 6-6.5 |
![]() |
蓝锥矿 | 6-6.5 |
![]() |
拉长石 | 6-6.5 |
![]() |
月长石 | 6-6.5 |
![]() |
软玉 | 6-6.5 |
![]() |
正长石 | 6-6.5 |
![]() |
花瓣石 | 6-6.5 |
![]() |
葡萄石 | 6-6.5 |
![]() |
白钨矿 | 6-6.5 |
![]() |
杉木 | 6-6.5 |
![]() |
日长石 | 6-6.5 |
![]() |
黝帘石 | 6-6.5 |
![]() |
锂磷铝石 | 6 |
![]() |
克利诺胡米石 | 6 |
![]() |
赤铁矿 | 5.5-6.5 |
![]() |
墨西哥火蛋白石 | 5.5-6.5 |
![]() |
蛋白石 | 5.5-6.5 |
![]() |
蔷薇辉石 | 5.5-6.5 |
![]() |
放线菌 | 5.5-6 |
![]() |
蓝铜矿 | 5.5-6 |
![]() |
哈克曼石 | 5.5-6 |
![]() |
豪因 | 5.5-6 |
![]() |
斯卡波利石 | 5.5-6 |
![]() |
钠长石 | 5.5-6 |
![]() |
摩尔达维特 | 5.5 |
![]() |
透辉石 | 5-6 |
![]() |
铬屈光度 | 5-6 |
![]() |
青金石 | 5-6 |
![]() |
紫檀石 | 5-6 |
![]() |
绿松石 | 5-6 |
![]() |
巴西人 | 5.5 |
![]() |
达托莱特 | 5-5.5 |
![]() |
优透析液 | 5-5.5 |
![]() |
黑曜石 | 5-5.5 |
![]() |
斯芬(泰坦石) | 5-5.5 |
![]() |
磷灰石 | 5 |
![]() |
猫眼磷灰石 | 5 |
![]() |
二肽酶 | 5 |
![]() |
异极矿 | 5 |
![]() |
菱锌矿 | 5 |
![]() |
霞石 | 4.5-5 |
![]() |
加斯皮特 | 4.5-5 |
![]() |
拉里马尔 | 4.5-5 |
![]() |
蓝晶石 | 4-7 |
![]() |
巴斯特 | 4-5 |
![]() |
卡累隆石 | 4-4.5 |
![]() |
菊石(科雷特) | 4 |
![]() |
萤石 | 4 |
![]() |
菱锰矿 | 4 |
![]() |
威廉斯 | 4 |
![]() |
霰石 | 3.5-4 |
![]() |
蓝铜矿 | 3.5-4 |
![]() |
赤铜矿 | 3.5-4 |
![]() |
孔雀石 | 3.5-4 |
![]() |
闪锌矿 | 3.5-4 |
![]() |
珊瑚 | 3-4 |
![]() |
重晶石 | 3-3.5 |
![]() |
天青石 | 3-3.5 |
![]() |
白铅矿 | 3-3.5 |
![]() |
豪利特 | 3-3.5 |
![]() |
方解石 | 3 |
![]() |
钴钙化石 | 3 |
![]() |
珍珠 | 2.5-4.5 |
![]() |
噴氣機 | 2.5-4 |
![]() |
锂云母 | 2.5-3 |
![]() |
硅孔雀石 | 2-4 |
![]() |
琥珀 | 2-2.5 |
![]() |
朱砂 | 2-2.5 |
![]() |
乌莱克石 | 2-2.5 |